沒想到,看完整張圖,得到的結論是:無可奈何......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李賀 <宮娃歌>鎖的意象
李賀 <宮娃歌>
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
象口吹香毾㲪暖,七星掛城聞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鸞簾額著霜痕。
啼蛄弔月鉤欄下,屈膝銅鋪鎖阿甄。
夢入家門上沙渚,天河落處長洲路。
願君光明如太陽,放妾騎魚撇波去。
賞析:方瑜老師在詮釋李賀<宮娃歌>相當細緻,娓娓道來李賀如何創造雙重封鎖的空間(第一重為宮娃所困在的工作閉室,而第二重則是宮娃搗蜥蜴萬次,以作封鎖女性貞操的守宮砂)。<宮娃歌>不是一般宮怨詩書寫女子渴求愛慕者的恩寵,反而是“願君光明如太陽,放妾騎魚撇波去”,期望能騎著一隻或許巨大的魚,在外面世界的任何水域上,輕輕劃過,遠離無止境沉溺的雙重封鎖。當然,自由的最大代價,就是面對一片無知的前路,注定要經歷孤身行走時的種種傷害。如果我們可以選擇,會希望安份的在閉室中繼續地維持一種工作姿態,還是勇敢地闖入神秘氛圍的新世界,無怨地接受遍體鱗傷的可能?這真的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國華哥哥
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
象口吹香毾㲪暖,七星掛城聞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鸞簾額著霜痕。
啼蛄弔月鉤欄下,屈膝銅鋪鎖阿甄。
夢入家門上沙渚,天河落處長洲路。
願君光明如太陽,放妾騎魚撇波去。
賞析:方瑜老師在詮釋李賀<宮娃歌>相當細緻,娓娓道來李賀如何創造雙重封鎖的空間(第一重為宮娃所困在的工作閉室,而第二重則是宮娃搗蜥蜴萬次,以作封鎖女性貞操的守宮砂)。<宮娃歌>不是一般宮怨詩書寫女子渴求愛慕者的恩寵,反而是“願君光明如太陽,放妾騎魚撇波去”,期望能騎著一隻或許巨大的魚,在外面世界的任何水域上,輕輕劃過,遠離無止境沉溺的雙重封鎖。當然,自由的最大代價,就是面對一片無知的前路,注定要經歷孤身行走時的種種傷害。如果我們可以選擇,會希望安份的在閉室中繼續地維持一種工作姿態,還是勇敢地闖入神秘氛圍的新世界,無怨地接受遍體鱗傷的可能?這真的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國華哥哥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關你屁事閒談會一:鎖的“保護”意象 (完整版)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尋找藝術中鎖的踪跡
鎖的意象,以名詞、動詞、形容詞等不同方式,大量散佈在多元藝術的媒介中。我們可以看看,藝術者如何創造漂亮而精準設計的“鎖”?如何竭盡所能地讓“鎖”的意象,進行完美的震撼?下面看看有態度的他們,所作出的誠意示範:
1
音樂之鎖:Bjork <Cocoon>,(中文譯名:<繭>)
心得:將“作繭自縛”的瘋狂,發揮得淋漓盡致。當自己鎖入鮮紅的“繭”中,緩緩升起,或許可以抵達絕對peace的自由場域,那裡容許任何立場與想像。“繭”是綺麗的束縛,亦是一場完整的解脫儀式。
2
電影之鎖:《沉默的羔羊》獄中對話一幕
心得:真正精緻的恐怖,不需要多餘的眩目特效,只需要精密量度過的四分鐘對話。一個鎖在內;一個站在外。一個冷靜;一個焦躁。一個變態;一個正義,把張力拉出一個極度緊繃。他們在手的接觸剎那,解開了令人驚心動魄的鎖。
3
舞蹈之鎖:日本暗黑舞踏
心得:“舞踏”的緩慢扭曲、痙攣,身體猶如一把韌性非常的鎖,而將近沸騰的靈魂不停要衝破這該死的桎梏,以最慢,最慢的速度。
4
繪畫之鎖:吳天章 《傷害告別式》
心得:不看、不聽、不聞,真的是一場傷害的告別嗎?猶如死者的他們,口與眼皮,同時長出精彩的異物。也許暗示著,原始慾望的將再度活潑重生,傷痕累累的四人,也許在不久後,自遺照中,詭譎地痊癒。
5
詩歌之鎖:Sri Chimoy <The Lock and The Key>
Doubt is the lock,
Faith is the key.
Hate is the lock,
Love is the key.
Body is the lock,
Soul is the key.
Ignorance is the lock,
Light is the key.
God’s Heart has no lock,
Man’s mind has no key.
心得:"Man’s mind has no key",多令人平靜的感傷。
國華哥哥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楊明燕 《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閱讀札記
一、鎖的多重意象
鎖可以有很多意涵,<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開宗明義便介紹了鎖的歷史及其多樣性。讓我們來為鎖的多重意象一一做介紹。

龐貝城這個充斥罪惡而被火山灰掩埋的城市,卻神奇的有一間被保存得異常完整的鎖鋪,裡頭有各種形式的扣鎖、門鎖和鑰匙,它們被當成一種精緻的藝品打造。這是否意味著龐貝城的人民非常依戀鎖,把鎖打造地精緻完美以表現對其崇高的表率。而鎖匠可藏有萬能鑰匙,像個穿墻人。“穿墻人”一詞,於鑰匙與鎖之關係,個人理解為窺探,鎖以及鑰匙是緊緊相連的,缺一不可,既然龐貝城的人們如此頻繁地使用鎖,便表示在這道德腐敗、各人沉溺於紙醉金迷的當下,其實每個人都缺乏安全感,需要鎖來保護自己,做最低限度的防禦。於是乎,擁有萬能鑰匙的人必須是城市的居民信任的人,避免隨時被窺探的恐懼。

二、“石獅子”生與死,鎖的命運糾結
石獅子是帶有威嚴,權威般被當做神明般雕刻著擺放在廟宇的門前,類似守門人的概念。文本中的石獅子是活的,在主角以第一人稱描寫的故事當中,石獅子多次透過夢境活靈活現、大搖大擺地出現,甚至做出了難以理解的行為。據阿蓋仔的經驗,他把手伸進石獅子張開的嘴巴,還一面對石獅子說:「予汝吃」,卻遭到懲罰,石獅子以牙還牙將右前爪伸進他的嘴,結果使他一共掉了五顆牙齒,果然好奇心害死一隻貓啊!
然而,主角的遭遇卻截然不同,他也同樣把手送進石獅子的嘴中,可是等到石獅子進入夢境時,卻救了他一次,並且把他帶到一家鞋店的門口,主角的阿姨家。當時還不明所以然,故事的發展就緊接著鋪成開來。原來,一場火災正醞釀,恰好被主角發現,而更誇張的是一把主角沒經過實測的「生的」鑰匙,輕而易舉地打開了阿姨家的鎖。其結果救了佩佩,而其他人則被濃煙燻死了。自此佩佩被主角一家收養,但仿佛其生命裡已然取消了什麽似的,靈魂被抽離軀體,爾後這個原本就被死亡的陰影籠罩的女孩,最終還是隨著死亡而去。這是否是命運弄人呢?如果有命運的存在,石獅子讓主角救了佩佩,因此換得十年的相處,再讓她離開的意義究竟何在?
本人從中領悟出一個生死的轉換、對調以及命運透過鎖這條鏈子將各人的生命糾結在一起。石獅子原本只是一個象徵物,可是它卻透過夢境屢屢證實其是活生生的。然而佩佩雖是活的人,卻因為那場火災使靈魂墜入無底深淵,說嚴重點就像個活死人,因此其自殺的行為動機是可想而知。一個生死意象的轉換在此間發生。如果人生好比依照不同形狀的鑰匙雛形預先決定了它們未來會成為哪一種形態的鑰匙,是否如同一個人的命運天生就已經被註定,否則為何石獅子也無法挽救佩佩自殺的事實。

三、「天橋」上的「魔術師」
原本想不出為何作者在文本當中,多次提及「天橋」以及「魔術師」的意象,後來知道此篇章便是從《天橋上的魔術師》這本書中而來。對於作者是否刻意在文本當中放入「天橋」和「魔術師」的意象就未曾做深入研究。不過以下還是就此作出析論,「記得主角在一個夢境中,騎著動物走在天橋上,當從牠身上跳下來後,一瞬間天橋突然變成一條河,主角曾幻想過如果城市淹水就可以躲到天橋上,但連天橋都變成一條河就沒有辦法了。在掉到河裡,就快被淹死的時候主角被石獅子叼著拉上岸。」如果天橋在此扮演一個安全之地的概念,當“慾望”衝破所有枷鎖,肆無忌憚地覆蓋、吞沒這個世界時,至少還有個類似牢籠的空間能將自己包圍,裹覆在安全的小小“天地”之中,就像鎖是唯一能自我保固、保護的防禦工具。
為何以上析論中會把「一瞬間天橋突然變成一條河」,解釋成慾望的氾濫呢?觀點如下:「石獅子領著主角從另一個商場走到另一個商場,在深夜的天橋上徘徊,刻意暗示多停留在這樣的視野觀察世界。」設身處地去想像,你會發現什麽?一整排鋼骨水泥的高樓大廈,夜晚商場的霓虹燈關上後,竟然可看到天空中的星星,然而橋下依然是車輛四處穿梭的景象。人類文明的高度發展,已被不可抑制的慾望所蒙蔽,工業化急速發展所導致的結果破壞了人們對大自然的感官。人們已不再駐足欣賞路邊的小花小草,而只是一味地做著公式化,又煩人的工作,只爲了追求各自的慾望,名利富貴等等。
魔術師的故事當中,對應鑰匙的關係,可追蹤出一條軌跡。魔術師將夾褲頭的夾子變成一把鑰匙,但其實這把鑰匙開不了任何的鎖,於此解釋為“觀者的視覺感官受捆綁”,看起來這是一把真正的鑰匙,其實不然。「鑰匙是打開鎖的東西,但事實上也有些鎖是沒有鑰匙的,而也有些鑰匙什麽也打開不了。」的確,這兩者之間有一定的關係鏈存在,但他們也有獨立存在的時候,只是發揮不了作用罷了。主角的興趣是打鑰匙,而其鑰匙不一定有對應的一把鎖,這全然的關係實在難以解釋,待我仔細想想。但主角「相信一把鑰匙被打出來之後,總有一天會找到它應該開啟的東西。」我想人生就是這樣吧,純然有一把鑰匙,但卻不知道該用在何處,就等著自己去尋找、挖掘那把鑰匙對應的,該被開啟的那一扇門。
明燕姐姐
陳亮禧 《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閱讀札記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不願想起的經歷,面對這些記憶,人們往往都會選擇消極的將其封存在大腦的最深處,但這些記憶並不會因此被抹滅,反而會在你的意識里扎根,在你選擇忽略它時,趁機不斷地汲取你的生命作為養分,當你再次發現他的存在時,它已經緊緊捆綁著你,無法剝離,而〈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所寫的就是這件事。文章的主角是家裡開鎖店的男孩,文中開頭以「鎖」作為起興,闡述鎖的由來、演進以及「鎖」與「鑰匙」之間的關係,並由此切入故事主題,引出男孩各種對於「石獅子」的夢境及記憶。他在故事中為「鎖」和「廟宇」塑造了深刻的意象,引發人們對生命價值等多方面的思考。
文章的一開始作者就寫到「鎖」是爲了「阻擋開啟」而出現,還指出了鎖「由內而外」發展至「由外而內」的特點,在意象的使用上讓人們對「鎖」賦予了新的詮釋觀點。「鎖」誕生的原因是爲了保護,這證明無論在任何時代,人們在心理上都是有所恐懼的,因為這樣,「保護」才會被需要。而鎖的由內開啟轉變成由外開啟也能反映人們心理狀態越趨複雜的現象,原本自己身為被保護者轉變為被防範者,這暗示了人們由這個階段開始,可能連自己也不太相信,所以只能仰賴鑰匙的保護了。
要是我們把如此說法扣合到個人經驗來看便可得到印證。生活中有許多事是我們不想去面對的,如同本文一開始所說,人們往往會選擇欺騙自己,把最不願面對的事鎖在心中,把自己鎖在心房之外,等到不得不面對的時候再用鑰匙把它打開,才發現它已殘破得無法挽救。故事的主角設定成鑰匙匠的孩子,又以鎖作為引子,讓人覺得故事主角似乎被無形的鎖捆綁著得不到釋放,但又不甘於此,讓人感到他是希望得到解放,掙脫這套枷鎖的。

故事里佩佩雖然活了下來,可是之後的生活過的並不快樂。男孩在形容經歷火災後的佩佩「眼睛常常覺得那是一個黑洞,好像這個女孩正活在某個虛空」、不擅長言語,甚至在他們搬家之後在她的新房間裝了兩重鎖。在年幼之時便面對死亡,卻不容許自己有激烈的情緒,逼自己處之以自若,卻又掩飾不了心裡的沉痛,而使這些沉痛不經意的流露在表情和他的言行上。佩佩雖然活了下來,但並沒有掙脫死亡在她心中繫上的枷鎖,她在房間多加一把鎖,把自己困在有形的空間里,想要把不愉快的感覺一起鎖起來,不願面對這些痛苦,無形中卻把自己束縛在無邊的黑暗里不能自拔,最後終於走上自殺一途,也在男孩心中留下抹殺不了的一筆。
故事中還提到了男孩遇上天橋上的魔術師的經過。魔術師複製了一把男孩家的鑰匙,當男孩向他索取複製的鑰匙時,魔術師回答的話相當耐人尋味,他說:「……鑰匙是打開鎖的東西,但事實上也有些鎖是沒有鑰匙的,而有些鑰匙什麽也打開不了……」。這回答看似簡單,其中卻飽含哲理,有些鎖是沒有鑰匙的,代表鎖永遠沒有辦法被打開;有些鑰匙什麽也打開不了,代表有鑰匙也可能開不了鎖,所以無論情況如何都無法擺脫困境,就好像預言著佩佩掙脫不了枷鎖,終究會走上自殺之路一般。

或許我們應該說解開身上枷鎖的鑰匙一直都在,我們也知道他在那裡,可是爲了保護自己,爲了讓自己不受傷害而選擇忽視它的存在。若是要擺脫束縛,就要有面對傷害的覺悟。但正如故事里所說的,並不是每一把鑰匙都有相應的鎖,這又呼應了故事中一再刻畫的鎖和鑰匙之間的關係。作者這樣的故事編排讓讀者在閱讀時能夠一步步地感受男孩的心理狀態,也不禁令人佩服他正視這些回憶的勇氣。
亮禧弟弟
張苑霖 《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閱讀札記
歸類於戀物主題的這篇《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顧名思義必須和【戀物】有一定的關聯。此短篇小說首先利用鎖和鑰匙之間由古至今的意象和聯想緊扣主題,之後再慢慢帶入石獅子,作為加以鞏固其賦予鑰匙和鎖的意義。一直到故事的最後,作者送了一把鑰匙給讀者,給我,給你,彷彿將某一種延續的使命交給了讀者,至於如何使用這把鑰匙,完全掌握在每一位讀者的掌內以及選擇之間。

故事中的第一人稱【我】對於鑰匙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而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強調作者較為專業的部分是在鑰匙上而不是鎖。“當我們告別的時候總要把鑰匙收回,或者換一把鎖。”我忽然想起自己是不是也把某些記憶的鑰匙遺留在哪裡,是故意遺留,還是不小心。我想是有心留下的,這些遺留的鑰匙搭配著不想打開的記憶,於是被拋下,被遺棄,甚至被遺忘。我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想要打開卻沒勇氣解開的鎖。鑰匙早已鑄成,至於什麼時候解開之,需要對的時機。阿蓋仔在不對的時機與廟裡的石獅子接觸,於是掉了滿口的牙齒。故事中的【我】因為和石獅子的接觸而解救了佩佩的性命,這除了是二者情況時機上的對比,亦揭露了一把鑰匙屬於適合它的鎖。
我想,石獅子的嘴,和作者的手,也呈現了一個鎖和鑰匙的概念。作者把手放進了石獅子的嘴裡,而打開了夢,打開了某種神秘的提醒。或許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樣的說法很荒謬,寧可信其有,我相信石獅子擁有某種的神力,當然在故事中,作者利用了這樣具神奇性的物象表述了他在最後一段所提及的“這世界上有太多用鑰匙打不開的東西。不過我一直相信,一把鑰匙被打出來之後,也許總有一天會找到它應該開啟的東西”。石獅子帶領作者預見阿姨家會發生的事,這樣的故事給予讀者一種只要時機一到,該互相熟悉的鎖和鑰匙就會結合,然後創造該創造和完成的時間以及任務的醒悟。
此時此刻,我腦力出現的是納尼亞傳奇中,傲氣的嘶吼在輝煌的獅子納尼亞。

故事中較為懸疑的部分是從未經過作者實測的生鑰匙竟能順利地打開阿姨家的門,命運讓佩佩多活了十年但最後她卻自我了斷。作者的鑰匙同時開啟了解救佩佩生命的生機,還有他在造鑰匙上的造詣。而佩佩自殺又或許是因為沒有找到生命中,那屬於自己的鎖。世界上擁有許多我們始料未及的事,其中包括我們的能力。人們總是輕易高估或輕視自己的能力,他們手上都有一把鑰匙,而總會出現適合的鎖。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旦鑰匙還在手上,留得青山,不怕沒材燒。
石獅子經常如同生猛卻神秘的獅子般走入人們的心中,它會記得哪些事?或許就是人們願意且允許自己想起的事吧。
苑霖妹妹
開版大吉
會選擇開設這個部落格,主要是希望建立一個可以容納我們所有想法的平台。對大家所認定“關你屁事”的事,進行討論,進行聯想,進行創作。拿出基本的勇氣與熱情,努力地回應關於我們內在生命與外在世界的種種議題。
我們第一次的主題是“鎖”,透過這次主題去延伸無限話題,在閒談中好好地反省:自己,到底在幹嘛?這“幹嘛”的意義,是否足夠讓我們繼續走下去?我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更像一個人,更像一個自己。
希望這部落格所出現的每一段影片,每一個文字,每一幅畫,都可以讓創作的我們與閱讀的你們,激發一點思考的衝動,積極地完成屬於自己看待事情的態度,建立完整的三度思維。
國華哥哥
自定義的3度思維
![]() |
高度 |
![]() |
深度 |
![]() |
熱度 |
訂閱:
文章 (Atom)